【长江网】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沉浸式美德课程构建儿童成长“精神坐标”

新闻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08-01浏览次数:120

近日,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腾讯云青志队携手黄石市鹏程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感恩之心”与“道德行为养成”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以感知—体验—践行为教育路径,通过情景互动、创意实践等方式,引导儿童在寓教于乐中培育美德素养,为暑期生活注入德育活力。

感恩之心主题课程中,志愿者以感知爱、表达爱、传递爱为主线,通过故事分享与实践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善意,学会珍惜与回馈。课程设置了感恩故事会感恩行动坊两个特色环节。

“感恩故事会”上,志愿者分享了多个贴近生活的暖心片断:暴雨天里父亲为孩子撑伞而自己浑身湿透的背影,深夜办公室老师为生病学生准备补习教案的身影......这些真实感人的事例引发了孩子们的强烈共鸣。孩子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对恩的认知:“奶奶每天早起为我煮鸡蛋”“同桌在我受伤时送我去医务室”,稚嫩的话语中流露出对身边关爱的细腻感触

感恩行动坊环节中,孩子们化身小小设计师,亲手制作感恩卡片。有的画下全家聚餐的场景并写上谢谢爸爸妈妈;有的描绘老师讲课的样子并配上老师您的声音最好听;三年级学生朵朵则画了邻居家的小狗,表达对玩伴的感谢。制作完成后,孩子们踊跃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教室里洋溢着温暖的气氛。志愿者还适时引导孩子们拓展感恩的维度,从感谢身边人延伸到感恩自然万物,让感恩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道德行为养成课程以善言善行小先锋为主题,志愿者通过情景模拟与榜样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道德规范,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情景模拟环节设置了多个校园生活场景:走廊撞到同学怎么办”“看到地上有垃圾该如何处理等。孩子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在互动中学习正确的行为方式。榜样学习环节则通过孔融让梨等传统美德故事和身边好人好事,让善言善行变得具体可感。孩子们积极分享身边的善行事例:杰杰发作业本总是轻拿轻放”“小雨主动承担擦高处的窗户......这些真实的小故事让文明礼仪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具体行动。

此次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参与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道德认知,培养了感恩情怀。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构建起连接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美德教育生态链,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何立伟 王婉馨


原文链接:http://cjtt.cjn.cn/?#/cjttArticleDetail?informationId=4876609&sourceTyp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