戢嵩琳,就读于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部小学教育专业,2025年考研上岸湖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
求学之路:从专升本到考研的蜕变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的这句话,恰是戢嵩琳求学之路的真实写照。回首备考的岁月,戢嵩琳的眼中浮现出一段苦乐交织的时光。出于提升学历和专业能力的实际需求,她做出了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决定。在备考过程中,面对外界的质疑声音,她选择保持理性态度,避免陷入无意义的自我辩解,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通过制定系统学习计划并保持稳定的学习节奏,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成功通过了专升本考试,实现了学历提升的目标。
“专升本只是起点,我想证明自己可以走得更远。”戢嵩琳如是说。于是她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彼岸——考研。在备战研究生考试期间,她运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划复习节奏,将知识点分为七个记忆周期,配合彩色标记法和思维导图,极大提升了记忆效率。
面对薄弱学科的政治课程,她坦言:“十月份才开始系统复习政治时,听完徐涛老师的讲解仍然很茫然。”为此,她专门建立错题本,将1000道练习题分类整理,反复研读。压力最大的时候,这个坚强的姑娘也会在图书馆的角落默默流泪,但擦干眼泪后,她又会继续埋首书海。“每次崩溃后重新出发,都让我变得更强大。”如今的她她微笑着说。
教海扬帆:在竞赛中淬炼教学艺术
在备战考研的同时,她报名参加了学部第三届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技能竞赛,这段经历成为她专业成长的关键节点。
“当时准备的是一节小学数学课,我花了整整两周时间打磨教案。”回忆起备赛过程,她的眼中泛起光彩。通过系统观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50余节名师课程,她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互动性不足的问题。经过反复推敲,她创新性地设计了“小老虎闯关记”情境教学方案:以“小老虎穿越除法陷阱返回森林”为主线,通过六个闯关环节串联知识点,配合自制教具和互动游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
比赛当天,面对十位评委和上百名观摩师生,戢嵩琳从容不迫地展开教学。“当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参与互动时,我知道这个设计成功了。”最终,这个充满创意的教学方案为她赢得了一等奖的殊荣。
这些实践经验不仅丰富了她的教学履历,更让她在研究生复试中脱颖而出。“面试时,我详细分享了这次教学创新的心得,考官们都很感兴趣。”戢嵩琳认为,正是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塑造了她的核心竞争力:一是保持终身学习习惯,通过慕课、学术论坛等多渠道拓展知识边界;二是注重心理建设,建立“压力—应对”日记进行情绪管理。
师者初心:照亮未来的教育理想
当考研成绩揭晓时,戢嵩琳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录取名单前列。回望这段求学之路,她感慨良多:“从专科到本科,再到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活,每一步都刻骨铭心。”
在最近的一次经验分享会上,她这样告诉学弟学妹:“学历提升的真正价值,不在于那一纸文凭,而在于这个过程中培养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她特别强调,要建立“三维成长观”:专业知识的深度、综合素养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三者缺一不可。
对于未来,戢嵩琳已有了清晰的规划。在读研期间,她打算深耕教育心理学领域,同时继续教学实践。“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说这话时,她的目光越过窗外的梧桐树,投向更远的远方。
正如她在日记中写道的:“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而我愿意用毕生去践行这份使命。”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新时代,这位永不言弃的追梦者,正以她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教育诗篇。(史林凡 陈静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