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优秀青年教师陈依恒专访

新闻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发布时间:2023-02-27浏览次数:503

文章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校报第二期 2021年12月20日

人物名片

陈依恒,湖北武汉人,汉族,华中师范大学音乐专业本科生;

英国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

湖北省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会员、黄石音乐家协会黄石市钢琴学会会员。2017年就职我校,从事音乐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任音乐教研组组长。

20年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撰写人发表论文三篇,校内教科研项目一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举办我校首届专场音乐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活动“百年风华 初心沁远”。

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比赛共获得22次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奖项,并多次获省级、市级优秀指导教师奖

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优秀论文一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获得国家级奖一项。 

  

当谈到为什么从事音乐专业的教育与研究这类工作时,她认为: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大组成部分。音乐可以很好的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体系就是孔子提出的“礼乐相济”的教育思想。音乐既可以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也能在思想上有所启迪,认识上得到提高在音乐氛围的潜移默化中,人的思想、感情、理想和追求都会发生深刻地变化,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陈老师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又是音乐专业出身,所以选择音乐专业的教育与研究这类工作。但是让她真正爱上这个职业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的学生每周都有进步,每学期都有很大提高,看到他们从大一刚进校到毕业时发生的深层次变化。当看到他们进步时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是其他任何职业都无法替代的。她十分珍惜自己能遇到能将兴趣爱好和喜欢的工作合二为一的机会,这也促使她成为了一名音乐老师。

当然,在教学工作中她也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她会科学判断出学生属于哪个板块,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再观察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及时查漏补缺。把他们从大一进校起的学习内容和成果记录下来,便于科学地分析学生的进度和她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与方法。

她在课外也指导了许多学生参加了一些专业的比赛,自己也参加过校内教科研项目。她认为学生参加专业比赛,对于学生的意义就是让学生走出学校、走上舞台,也能让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一个合理地认知和定位。对于学校的意义就是可以更明显地看出本校的教学优点与教学缺点,也能学习到其他学校的教育优点,取长补短。无论是带学生参加比赛,还是她自己参加校内教科研项目,她能够不断的琢磨更好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提高自己,教学相长。  

陈依恒老师已经在湖师大文理任职四年了,在这期间她也接触过不少学生,在谈及印象深刻的学生时,她表示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类学生:一种是没有基础或者基础很差,但是很认真、进步非常快的另一种是从一开始就很认真,进步不是那么明显,但却能一直坚持下来的。其实钢琴练习遇到瓶颈的时候,可以说是枯燥无味令人烦躁的。第一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会知难而退,面对老师提出的练习要求,他们会严格完成,不会因为无聊、枯燥就放弃。

还有一类学生她的印象也很深刻,这一类的学生会因为个人自身的惰性,浪费一学期、两学期,甚至更多,但是会突然有一天清醒过来,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将来,她会突然告诉老师自己想学习了。这种学生的进步是爆发性的,身为老师她是不可能放弃这类学生的,学生从哪一天开始想学,她就从那一天开始拼命帮她。陈依恒老师不会放弃任何学生,因为她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可能蜕变成天使。


大学生记者团段欣如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