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2-19发布者:学生工作部浏览次数:10

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切实做好校园反电诈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保护学生财产安全,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平安校园”,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目标,围绕学生开展多维度、常态化的宣传教育,揭露诈骗手段,普及防范常识,全面提升识骗防骗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筑牢校园反诈的“防火墙”,全力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二、主要内容

1.开展专题教育。教学单位要常态化持续开展反诈专题教育,以班级为单位,通过主题班会课前十分钟演讲和团日活动,加强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及相关证件,防止微信、QQ被盗带来的安全风险,特别是要加强节假日、寒暑假、实习兼职等关键时间节点的防范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识别和应对电诈的能力,号召全体学生齐做防电信诈骗的学习者、宣传者、执行者,做到经常学、及时学、持续学,打牢学生识诈反诈的思想基础。

2.强化警示教育引导。结合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校园网、公众号、QQ群等载体,持续推送反电诈教育宣传信息,不间断持续加强对网络常见诈骗形式的反诈宣传教育,采用不同形式生动展现诈骗套路,切实提升防范工作实效。重点围绕非法买卖“两卡”(手机卡、银行卡)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典型案例警示宣传教育,阐明危害后果,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强化守法观念,避免其充当犯罪分子的帮凶。

3.健全完善诈骗预警机制。联合后勤保卫部、汪仁派出所开展学校反电诈形势研判,组织反电诈宣讲进教室,举行反电诈主题宣教活动。全面排查学生兼职群,据大学生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分析,其源头较多出于兼职群,不法分子隐藏在兼职群内,伺机实施诈骗行为。各教学单位要加强宣传,正确引导,严格排查学生加入的兼职群,及时退出不清不楚的群组。设立防诈紧急联系人。学生应设置两位防诈紧急联系人,可以是亲属好友、也可以是老师同学,教育引导学生在向陌生人转账汇款前,先和防诈紧急联系人沟通,听取旁人意见后再决定是否继续。

4.组建“反电诈”宣传志愿服务队。学校将邀请驻校民警对志愿服务队开展专门培训,接受过培训的服务队将深入教学单位、深入班级、深入学生开展反电诈宣传活动,扩大反诈知识宣传的辐射圈,全力筑牢校园反电诈“安全墙”。

5.积极鼓励并表彰校园内有效劝防义举。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广泛征集有效防骗案例,对于及时劝阻上当受骗的,学工部将大力宣传表彰。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加强领导。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反电诈宣传教育工作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意义,结合人员特点,细化工作方案,加强工作保障,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合理制定活动计划,要把本次活动作为巩固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成果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二)多措并举,强化创新。各教学单位要围绕活动主题,创新宣传形式,既要确保反电诈宣传无死角,又要确保宣传内容不老套。在教育形式、教育力度、教育效果上下功夫,紧扣时间节点,突出层次重点,确保教育宣传活动精彩有趣、入脑入心、富有成效。

(三)落实责任,务求实效。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相关工作,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抓,杜绝活动搞形式、走过场,切实做到师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显著提高,对反电诈基本知识人人知晓,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涉案金额得到有效压降。

(四)认真总结,促进交流。宣传教育活动期间,要及时收集活动信息,加强信息反馈,认真做好活动总结,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可推广的创新做法和经验,学工部将适时组织经验交流。请各教学单位将工作开展情况及照片、视频、新闻报道等资料及时汇总,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5日之前报送学工部思政科



附件1:几类大学生群体最易受骗的诈骗类型及其现实案例.docx

附件2:最全60种典型网络诈骗手段.docx





学工部、后勤保卫部

202521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