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夜校点亮青春,指尖匠心传承文脉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解锁“手作里的文化传承”新路径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点击次数:10发布时间:2025-11-14

华灯初上,茶香漫溢。1113日晚,黄石市西塞山区王家湾文化艺术空间暖意融融,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在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手作课。本次活动由学院辅导员田蓉蓉带队,以“非遗+”为主题,创新性融合手工盘扣、非遗编织与植物染技艺,让青年在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以“以茶会友”温情开篇。田蓉蓉老师为到场青年递上家乡特色恩施红茶,氤氲茶香驱散了夜色寒凉,更自然引出茶染、苏木染、蓝染等植物染技艺的文化渊源。青年们兴致盎然,用扎、捆、夹等手法处理方巾与帆布包,将其浸入天然染液,静静等候色彩与纹理在布料上自然晕染,亲手打造专属的非遗文创作品。

等待染品浸泡晾晒的间隙,活动特设“非遗+”互动环节。学生党支部成员化身“非遗小导师”,手把手授传统盘扣技艺,从基础绕线到花样成型,耐心拆解每一个步骤。来自广西白裤瑶族的黎闰青同学,还分享了民族特色“自由缝”缝纫技能,以随性创作的理念引导大家放松身心,在针线穿梭中感受非遗的治愈力量

最后,青年们以自制植物染布条为原料,开展非遗编织。大家巧用编、织、绕等手法,将色彩灵动的染布转化为精美布艺画雏形,再以“自由缝”固定成型,实现从“染”到“创”的过程,让传统技艺在创新实践中焕发新生。

此次活动是共青团西塞山区委与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深化校地共建的生动实践,以“党建+文化传承”为纽带,搭建起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桥梁。在全国青年夜校热潮下,活动精准对接青年需求,将多项非遗技艺融入夜校课堂,既让非遗文化走进青年生活、浸润心灵,更让高校青年以青春之力传承匠心,让古老非遗在指尖流转中绽放新时代光彩。

 




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文章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