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绘画
《春日山居图》
——绘画 大数据技术2402班 郭璨
图片原创|春山暖翠,乡野晴光
春日,宛如一位灵动的画师,于天地间挥毫泼墨,绘就了这般绚烂的山居景致。
抬眼望去,连绵的山峦是这幅画的主角。春天将它们染上了五彩斑斓的色彩,仿佛是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红的、黄的、绿的、粉的……各种颜色交织缠绕,似是在诉说着春日的蓬勃与热烈。那层层叠叠的色彩,像是山峦在春日里新披的霓裳,随着山势起伏,宛如灵动的彩绸,在微风中轻轻舞动。
山脚下,宁静的村庄是这春日画卷里温馨的点缀。几座质朴的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屋顶的瓦片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柔和的光。房屋周围,树木抽芽,有的树叶已染上嫩黄,有的还是娇俏的浅绿,更有几株红叶树,如燃烧的小火苗,为这春日增添了几分俏皮。
田野里,土地早已被春风唤醒,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绿。那是新翻的泥土与初长的嫩苗交织的色彩,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田间小径蜿蜒,似是在邀请人们去探寻春日的奥秘。
天空中,那一轮红日散发着温暖的光芒,将整个画面都晕染上了一层金色。它高悬于天际,像是春日的眼睛,温柔地注视着大地上的一切。
这幅画里,没有喧嚣与纷扰,只有春日的宁静与美好。每一抹色彩,每一处景致,都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关于新生,关于希望,关于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这份珍贵礼物。置身于这样的画面中,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让人的心也渐渐沉静,沉醉在这春日山居的诗意里,不愿醒来。
文章原创
雨弦风笔:细数杨柳微雨中的生命哲思
——绘画 历史学2401班 褚奕廷
AI辅助创作图片
这幅画的灵感来自宋朝志南和尚的《绝句》。诗中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将春风春雨与杏花杨柳相结合,不提春天去却春意盎然的绝妙构思,催生出了这幅作品。
整幅画面由河流、杨柳、杏花、微雨、小船等意象相组合,杨柳和杏花分别占据着河流两岸,将画面分割成明暗两个部分。小船停靠在柳树的树荫下,画面的上方不见雨的痕迹,而是在下方的河流中,借助水面的朵朵雨花暗示天空中下着微雨。这种宁静淡雅的巧思,在默默无言中描述了春天。杨柳依依,微风吹拂,杏花烂漫,盛开枝头。小河静静地穿过其中,而河面上的小船在自然之景中更增加了人的气息。杨柳向西移动,突出了东风之感。河面上泛起的朵朵水花,则暗示了微雨的存在。有的景物灿烂鲜明,有的景物则蕴含巧思,他们层层叠加包容在一起,形成了这样一个生气蓬勃,色彩缤纷的春景。
在创作这幅画的过程中,我不光体会到了诗人的巧思,更体会到了春天那种广阔的包容性。春天不是单一的颜色,或是单一的画面可以描述的。春天包罗万物,并借助万物而表现。人在观赏春天的同时,也被春天的那种勃勃生机所影响。“杏花雨”“杨柳风”这样的诗境意象被众人熟知,但当你真正身处其间的时候却又很难把它精准地描述出来。这正是因为它们是由许多微小的意象共同构成的,生命也是如此,每一个生命都是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共同组成的。失去了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命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变得暗淡无味。春天的意趣和人生的意义其实是相通的,欣赏春天的意趣要从这些微小的景物入手,从容不迫,慢慢地去观赏这些细微的景色。生命的意义也同样如此,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体会每一个真善美的瞬间,包容消化不好的经历,欣赏感悟精彩的过程。在细微之处去发现那些自己没有留心过的精彩一瞬。在丰富的人生经历中去消化那些挫折与困难。珍惜身边的随心一瞬,感受生活的美好,保持积极的心态。就像智南和尚这首语语清淳的小诗,细雨沾衣又何妨,罗衣似湿而不湿,小风吹面又如何,不觉有一丝寒意,诗人耐心惬意的远足,风雨也在杏花杨柳中变得欲湿、不寒了。
春天它不仅仅是一个新生的季节,更是一段包容的时间。一切生灵都在这一段时间里生长,一切可能都在这一段时间里发生。人生同样也是一段时间,同样也是一个春天。我们在人生的这个春天里前行,既如此,不妨多着眼看一下人生这个春天里的景色,去包容这个春天里的可能。细嗅蔷薇的同时,也能接受它的暗刺荆棘。这幅画,不仅是我对诗人春天的赞赏,也是我对生命包容而宽广的理解,对生活中随心一听,随心一瞬的美好感悟。
文章原创
《春日校园》
——绘画 美术学2302班 钟璐璐
图片原创
这幅作品的灵感源于春天的一个下午。那天,我去图书馆还书,天气晴好,本想拍一张校园的照片,可就在我举起相机时,一辆粉色轿车突然闯入镜头——那一刻的偶然之美,让我决定将它画下来
当拿起画笔,决意描绘这幅春日校园景象时,内心深处像是开启了一道通往温暖回忆的门。画面里,两旁郁郁葱葱的绿树,是记忆中蓬勃生命力的象征。曾经在那些树下漫步,听着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那声音仿佛是大自然轻柔的私语。每一片嫩绿的叶子,都像是青春里跳动的音符,记录着校园时光的轻快节奏。选择用鲜亮的色彩去描绘它们,是因为在那些树下,我曾有过无数次心灵的休憩,它们承载着我的思考、我的憧憬,如同心灵的庇护所。那辆粉色的小轿车,看似随意地停在路边,闯进了我的镜头,实则是我潜意识里对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美好的捕捉。它打破了校园景象的常规色调,带来一抹活泼与灵动。就像在平淡的日子里,偶尔出现的惊喜瞬间,提醒着我生活处处有意外之喜。它的存在,也是我对自由和未知的向往,即便在熟悉的校园环境中,也期待着新的故事发生。
艺术治疗师马科斯曾说:当我们把内心风景外化为可见形式时,我们就开始了自我治愈的旅程。《春日校园》就是我的治愈之旅的见证。希望所有人都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撕开平静生活的单调幕布,让惊喜如同绚烂烟火,在生命天空夺目盛放。
文章原创
二、摄影
玻璃瓶中的春天手记
——摄影 历史学2301班 郭培沛
三月初的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倒春寒的湿气在走廊氤氲。我在宿舍窗台摆下透明玻璃罐,将葡萄风信子球根浸入水中时,指腹触到它冰凉的表面,像握住了一颗沉睡的珍珠。
最初五天像等待解冻的冰层,球根始终保持着瓷白的沉默。每天晨起下床,总看见它安静地悬浮在玻璃与水的结界里,连水线蒸发的痕迹都清晰可辨。直到某个飘着冷雨的傍晚,忽然发现球茎底部渗出几缕乳白丝线——那是根系初生的絮语,在暮色里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如同少女初次垂落的长发。
当根须在水里织就银色网络时,顶部悄然裂开一道翡翠缝隙。新芽像中世纪手抄本里的藤蔓装饰,以精确的几何弧度螺旋生长。晨光穿透玻璃罐,将嫩叶的静脉投影在宿舍洗漱台上,宛若正在显影的生命图谱。我时常在早八课前驻足,看露珠沿着叶缘滚落,在桌面洇出小小的圆形印记。
惊蛰过后,叶丛中隆起青玉般的蓓蕾。花苞初绽那日,整个宿舍都浸在紫雾般的香气里。第一朵花是黎明时分开放的,花瓣边缘还凝着夜露,像少女提着沾湿的裙裾踮起脚尖。午后阳光斜射时,筒状花朵变成半透明的琉璃盏,能看见内部纤细的雌蕊,如同凝固的星芒。
某个晚自习归来的夜,撞见满枝铃铛在月光里轻轻摇曳。风从窗缝潜入,携来篮球场隐约的喧哗与玉兰花的暗香。玻璃罐倒映着台灯暖黄的光晕,花穗在墙面投下颤动的影子,恍若古老洞穴里的神秘壁画。这一刻突然懂得,生命的蜕变从来不是突变,而是千万次细胞分裂在时光里累积的温柔革命。
这株风信子教会我凝视的艺术。生长从来不是宏大的叙事。那些等待根系萌发的焦虑,发现新叶时的雀跃,抢救病株的紧张,构成了比任何学分绩点都真实的成长刻度。在早春料峭的清晨,记录叶片展开的微妙角度。它用三十个昼夜完成的生命叙事,让我在学校宿舍的方寸之地,触摸到了整个宇宙的生长韵律。当最后一朵花凋谢时,球根已萎缩成褐色的茧——我知道,某个玻璃罐里的春天,正在悄然酝酿新的轮回。
图片原创内容原创
荔枝小记:粉叶如花
——摄影 商务英语2302 姜宇涵
宿舍的窗台上,一个透明塑料盒里用湿润的纸巾浸泡着几颗荔枝核。它们原本只是果肉食尽后的残骸,褐黑坚硬,毫不起眼。搁在书桌一角。起初,它们像沉睡的褐色石子,毫无生气。我并未期待什么,毕竟宿舍的窗台阳光有限,而我只是想看看,这几颗被遗忘的种子,能否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醒来。
破壳:一场寂静的突围
一周后,荔枝核的顶端裂开一道细缝,仿佛被某种隐秘的力量撑开。又过两日,乳白色的嫩芽从缝隙中探出,微微弯曲,像婴儿蜷缩的手指。它并不急于向上生长,而是先向下伸展根系——起初是几缕银丝般的细根,后来渐渐交织成网,在清水里浮动,如雾如纱。
抽枝:生命的姿态
芽尖终于刺破水面,向上舒展。第一对子叶缓缓张开,厚实圆润,边缘泛着淡淡的粉晕,像是被朝霞吻过的痕迹。而后,真叶次第萌发,起初蜷曲如拳,嫩红如胭脂,待完全舒展后,叶面转为深绿,而新生的嫩叶仍保持着娇艳的粉红色,像少女羞赧的脸颊。
阳光透过玻璃瓶,水影在叶片上晃动,那些粉红的叶尖在光里近乎透明,仿佛能看见生命的汁液在其中流淌。我时常在深夜伏案时抬头,看它在台灯的光晕里静默生长,像一首无声的诗。
新生:在局限中盛放
这些荔枝核从未见过真正的土壤,它的根系只能在狭窄的玻璃瓶里盘绕,它们的枝叶只能朝着有限的阳光伸展。可它依然活得认真,甚至比许多生长在沃土中的植物更显生机。
或许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常常抱怨环境不够好,条件不够优渥,可生命本身就有一种倔强——只要给予一点点可能,它就会找到自己的出路。就像这些水培的荔枝,在清水的禁锢里,依然长出了粉红色的诗行。
如今,它们仍在我的书桌上生长,不疾不徐,不卑不亢。而我,也在它们的静默生长里,学会了一种温柔的坚韧。
图片原创文章AI辅助创作
春日的心生|郁金香的春日手札
——摄影 学前教育2302班 陈斐
水下的暗涌,花瓣间的晨昏,生长时叶与叶碰触的弧线——这些细微褶皱中藏匿着最本真的生命。或许所有惊心动魄的美,都源自黑暗里不动声色的酝酿。
二月底,我把三枚郁金香种球沉进玻璃瓶。入瓶后沉睡的模样,总让我想起古寺里老僧敲木鱼的声响,钝钝的,却在寂静中含着某种待破的禅意。
我震惊于它们的生命力,才不过两三天,它们的足迹已触及瓶底。突然迸发的翡色——三粒新芽,在我的镜头下昂扬,几度的天气一点也没阻挡根与茎的萌发。
花茎抽长的过程像慢放的默片。它们遵循着某种神秘的时间法则,在窗前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向光生长。叶片渐渐舒展成修长剑形,边缘镀上了极淡的光晕。我是一个不太合格的主人,黑夜里的酝酿、白日里的生长都没察觉,总是在换水时才惊觉它们的百般变化。
植树节后的一天,我终于在绿叶中窥见了一朵花苞。只是茎顶一粒青枣大小的鼓包,裹着绸质的苞衣。没过两天起风的午后,另外两朵也缓缓钻出。红色那朵最外层苞片被气流掀开半寸,露出内里胭脂色的裙裾。这欲说还休的绽放,像极了敦煌壁画中飞天扬起的飘带,在静止中暗藏旋舞的韵律。
真正的盛放发生在第三十天。晨光漫过窗棂时,花朵突然挣脱所有束缚,丝绸般的花瓣向外翻卷,露出天鹅绒质地的花心。暗香并非扑面而来,而是如晨雾般悄然漫漶,丝丝缕缕,沁人心脾。
十二天后,花瓣开始蜷曲泛黄,边缘显出灼伤般的焦褐色。垂落的花萼依旧保持着谢幕的尊严,最后一枚花瓣飘落,旧种球中孕育的新芽已悄然萌动,完成了一场寂静的轮回。
这场历时一个多月的观察,让我懂得真正的生长从不需要特殊的见证。那些深夜里无人知晓的拔节,暗处缓慢积累的糖分,沉默中完成的能量转化,才是生命最庄严的仪式。我们总在追逐绽放的刹那,却忘了最磅礴的力量,往往诞生于黑暗中的隐忍与等待。
图片原创内容原创
春日的心生丨赏樱之变:展露生命之美
——摄影 数学与应用数学2401 王嘉菲
樱花从含苞到盛放,演绎着生命的奇妙旅程,每一步都写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与生命的哲思。
含苞待放:希望萌动
春寒料峭,粉红色的花苞已然点缀在枝头,看那初绽的花苞,好似一个个羞涩的梦,在初春的风中微微颤动,每一个苞芽都诠释了对生命的渴望。灰蒙的天空,是未展的画卷底色,衬托着娇嫩的生命迹象。它们似在积蓄力量,等待着生命中最美的那一刻,又似在与初春的寒风暗暗较劲,在生长路上踽踽独行。这些花苞如生命中刚刚萌芽的希望,虽不起眼,却蕴含着无限可能。
半开之姿:成长蜕变
花朵已从花苞中露出半张脸,粉嫩的花瓣若隐若现,这是从懵懂走向成熟的过程。半开的它,比含苞时多了几分灵动,它不再是紧闭的懵懂,而是勇敢地绽放。如同我们在成长中慢慢褪去稚嫩,在无数个瞬间打磨下,一点点绽放出自己的风采。这时的花朵像是灵动的音符,虽未完全盛开,却已经奏响了春的旋律。正如生命在蜕变,在向更绚烂的方向前行。
盛放之美:不负时光
蓝天如洗,映衬着漫天繁花,淡粉色的花朵层层叠叠,肆意舒展,盛开的它是生命的赞歌,那灿烂的模样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与辉煌。它不再含蓄,不再羞涩,尽情释放积蓄已久的能量。人生亦是如此,当我们历经风雨,熬过漫长等待,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作盛开的花,不要害怕成长过程的漫长与艰辛,每一步都算数。
花映楼阁:岁月静好
樱花与教学楼相映成趣,洁白的花朵在橙色与灰色的建筑前舒展,窗户似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而樱花则是这个世界最美的点缀。我们在忙碌的日子里,常常会忽略身边的风景,而此刻的樱花却提醒着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与岁月的温柔,珍惜每一个当下。
人生不就是如此吗?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总会有迷茫的时候,这时我们只需要如花苞般不断积蓄力量,在一次次磨砺中稳住脚步,厚积而薄发,总会等来属于自己的花期,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不负春光,亦不负自己。
图片原创内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