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通山县2025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风采展示(一)

新闻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02-20浏览次数:109

为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充分感受家乡变化,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共青团通山县委员会组织开展2025年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实践活动已顺利结束,请跟我们一起来看看“返家乡”大学生的服务心得吧!



实践人:吴熙涵
实践单位:中共通山县委宣传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大一学生,这个寒假我有幸参加团县委组织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共通山县委宣传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主要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此次实践让我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了深入认识,也极大地锻炼了我的工作能力。

一、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收获真知

在工作中,我对移风易俗感触颇深,移风易俗旨在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

图片

为深入宣传移风易俗,我们第一站便来到了风景如画的燕厦乡港口村拍摄移风易俗节目。在这里,村委会精心组织了一场由小朋友们表演的“三句半”,可爱的小朋友们身着精致的表演服,手执快板,口中吟诵着朗朗上口的“三句半”,内容紧紧围绕移风易俗,既简单明了又通俗易懂。他们的表演吸引了众多群众,大家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叫好声,为小朋友们精彩的表演,移风易俗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图片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燕厦乡北冲村,这里的村民早已身着鲜红的服装,在村委会翘首以盼。他们手持各种乐器,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盼,当表演开始时,他们用方言演绎着关于移风易俗的节目。节目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不仅起到来很好的宣传作用,让村民们对移风易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让村民们欣然接受并参与其中,让我体会到“接地气”才能“入人心”。

二、严谨细致,在工作中磨炼品性
刚来部里报到的第一天,我内心十分胆怯,不敢轻易开口说话,生怕“祸从口出”。但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我逐渐适应了工作环境,与领导、同事的交流也越来越流畅、得体。
在工作中,我有幸参与了移风易俗推进会。会上,阮部长提出的“一手软一手硬”的观念——既要宣传引导,也要监督约束——让我深受启发。我手拿笔记本,全神贯注地聆听并记录着会议内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图片

此外,工作期间我还遇到了外出用车的情况。为确保行程的顺利进行,我及时与办公室联系,安排相关车辆并认真填写租车单,详细写明时间、地点等信息;返回时,也同样认真地填写租车单,写明租车事由并签名。从这件事情中,我直观体会到了党政部门工作的严谨。

三、躬自反省,在生活中接续奋斗
这段实践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做事必须严谨细致,说话也应得体大方。即使每天打扫办公室卫生,看似平常,却也让我养成了保持干净整洁,注重细节的好习惯。
我会将这些从实践中汲取到的经验时刻运用起来。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都会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任务,说话时也会注意措辞,照顾到他人的感受。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己在各方面都能得到极大的成长和提升。
这段实践经历弥足珍贵,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以后每每回忆起,总会倍感充实和珍贵。


原文链接: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3653735/3305910/0?w=1740100395895&uik=8428f968&share_plat=android&sec=710edd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