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高悦,女,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学院,硕士学位,现任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人文学部辅导员。荣获“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22年度优秀实习指导老师”、“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23年七一表彰优秀共产党员”、“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23年度就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得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22年度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优秀奖项。自进入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以来,长期在学生管理一线工作。始终秉持“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工作态度。
初心不泯静待花开
初心与热爱是耕耘教坛的随时播种,责任与要求是四季坚守的随时开花。“为什么要当老师?”“这个问题我听过无数遍,也回答过很多遍,我说,因为我想。”高悦老师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很好的导师,让她对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产生向往。她说:“我也希望能成为这美丽的角色,于是怀揣满腔热血走向了教师岗位。”当她带着满心的欢喜,初登上文理的讲台,那时的她总以为,所谓的师德楷模都是望而生畏的苦行僧,渐渐地才体会到师德可望可及,它与日常工作朝夕相伴,也在这场教育旅途中探索着教育的精彩,感悟着别样的风景。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教育工作中,高老师努力用行动影响,从自身的实践做起,以自我的要求诠释,静候花开的芳香与甜蜜。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时刻铭记职责,始终站位在前。习总书记说:“于国,就业就是民生,于学校同样如此。学校培养的学生为社会所需要,简而言之学生能就业是人民满意之校的重要标准。”高老师不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也是快乐成长的知心朋友。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帮助毕业生对自己形成清醒认知,树立正确务实的就业观是顺利就业的前提。在此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能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教育引导,也能陪伴学生走过生活的至暗时刻。高老师表示:“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始终要抱朴守拙,静默如初,以身作则,严以修身。”
初心不改,播撒阳光。一支粉笔书春秋,两袖春风化桃李。有爱心才能培养出有温度的学生,有耐心才能办出有温度的教育,教育有温度,人心才会更温暖。
悉心育人言传身教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如果说教师的品行和人格是一种榜样的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而更重要的是把那种爱传递出来。
谈到在“与学生的相处期间如何以身作则”时,高老师说:学习上,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学生,做事绝对不是“差不多”就可以,必须严丝合缝。生活中,尽可能理解、包容他们,不摆老师架子,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对于学生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的培养,高老师指出:对自身性格,优缺点,能力发展等方面有清醒的认知之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而不仅仅是工资高的职业,工作都是“青铜”到“王者”,由太弱变强,坚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沉下心,耐住性子,有慢慢来的信心与勇气。
打赢就业这场战役,学生自己冲锋陷阵固然重要,老师的最强辅助也必不可少,就业信息要精准推送,学生事务要秒回快办。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时刻记在心中,落到实处。以就业为先,以就业为准。 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怀爱生之心,树师者之行,高老师始终坚持“严慈有度、以理服人”的原则,在平时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中,时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衡量自我,做学生的表率。
展望未来建议规划
莎士比亚曾说过:“人生就是一部作品。谁有生活理想和实现的计划,谁就有好的情节和结尾,谁就能写得十分精彩和引人注目。”人生剧本,你将决定它如何开始,如何讲述。青春不设限,才会精彩无限。
谈到对于即将正式进入社会的毕业生们的建议,高老师表示在工作之中,首先是多学多听,多看,只有这样,才能够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生活上也要发展一个自己的爱好,因为工作往往也会有疲惫之时,发展一个兴趣爱好,可以让自己疲惫的心灵有一个栖居的场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共产党员,高老师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关心学生,倾注“师爱”,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不平庸的事,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多年来,高老师扎根于教学管理一线,用勤奋踏实、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诠释着对教育工作的挚爱,赢得了学生的心。谈到自己未来的展望和计划时,高老师说:“工作中更加成熟冷静,生活中更加佛系乐观。如果可以,将我的专业与辅导员工作融合,践行美育。”教师这个职业注定是平凡的、清苦的,更是高尚的、神圣的,在教育的这片热土上,要有一颗平淡的心,不去追求轰轰烈烈的表象,立足平平淡淡的付出。(杨慧茹 陈彩云采写)